郑洁雯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随着化纤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型纤维不断涌现,棉纺织业应用非棉的比重也不断提升。据估算,2015年我国棉纺织行业使用非棉纤维量达到1260万吨,占比超过55%,根据棉纺织“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行业将使用1400万吨非棉纤维,绝大多数来源于化学纤维。
在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活动上,涌现出多种新型差别化纤维,如细旦、超细旦、异型、阳离子可染、原液着色等,在指导和引领棉纺织行业纱线产品开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使各类新型纤维创新性地应用于纺纱和织造工序,满足了终端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绿色、智能、可持续等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化纤行业也不断推陈出新,除功能性纤维外,陆续发布了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无染纤维、安全防护纤维、幻彩纤维、舒感纤维等,在智能制造和健康舒适方面更是为下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
原料。
绿色理念是倡导健康、和平的策划设计、采购、生产、储运、销售、消费、废弃物处置的理念,是在全球绿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推动全球绿色共赢,促进人类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是全文的主色调,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很多国际终端品牌已经有意识地要求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各道工序都要符合环保要求,比如采用原料、加工工艺等要绿色环保,化纤行业开展的“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活动,可谓从原料端实现了绿色环保,对于后道加工生产绿色纺织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全行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棉纺织行业企业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自2013年以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积极推动会员单位开展各项节能减排活动,共发布了四批《节能减排技术暨创新应用目录》,涵盖项目技术近两百余项,评选推荐了15家“节能减排创新型棉纺织
企业”。
棉纺织行业也一直非常重视绿色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部分龙头企业,完全具备生产绿色纤维类纱线和织物的技术能力,从近几年棉纺协会举办的优质纱线评比样本来看,化纤混纺纱线的参评比例逐年上升,其中就包括大比例的原液着色纤维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的功能性纱线等。
棉纺织行业所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各类短纤,少量使用长丝纤维作为芯纤维。目前大部分的绿色纤维都可以应用于棉纺织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没有难度。下一步,无论是棉纺织行业,还是化纤行业,关键是要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创造绿色需求。
此外,近年来,包括化学纤维在内的大宗原料产品价格起伏波动,后市难以预料,内外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给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使用绿色纤维的积极性。未来,希望棉纺织行业和化纤行业能加强合作,有效对接上下游,让棉纺织企业更多地了解国产绿色纤维及其生产企业,共同推动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