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聿
5月29日,“首届海峡联合互联网+化纤产业链产融结合创新发展研讨会在福州举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应邀出席会议。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共同探讨“互联网+化纤”产业链产融结合创新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对传统制造业带来冲击和挑战。针对化纤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必须转变发展思维,融合创新,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平台,提升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互联网+化纤”正逢其时。
王玉萍副会长在题为《互联网变革下的化纤产业机遇与创新发展》的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积极推进,化纤工业与信息科技、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必将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带来创新发展的广阔
空间。
对“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电商和营销层面的互联网1.0时代,进入融合实业的互联网2.0时代,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后劲。指出,在化纤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变革中,通过价值链重构、轻资产、扁平化、快速响应市场来创造新的消费模式,推动化纤产业提质增效,变革化纤产业价值模式,促进化纤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开创化纤产业发展新思维。可以预期,用“互联网+”思维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必将引发化纤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当今,全球正处于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以及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交汇期,将深刻影响化纤行业的产业形态、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以高技术、高性能为特征的化纤行业,既是全球发达国家化纤业竞争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化纤的发展正呈现出向优质化、高性能化、差异化、功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到包括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同时,设计与制造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对化纤行业生产发生深刻的影响。跨界创新、供应链追溯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正在重塑化纤行业新的价值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