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演讲人:余木火 教授
“中国制造2025”核心竞争力之一:轻质高强材
轻质高强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强度最高,几十年来,几乎成为发达国家实力的象征之一。
纤维品种 |
产量(万吨/年) |
主要生产国家 |
碳纤维 |
7.0 |
日本、美国、中国 |
对位芳纶 |
7.8 |
美国、日本、俄罗斯 |
高强聚乙烯 |
2.0 |
美国、荷兰、中国 |
碳纤维
•CF的发展正向低成本的通用级产品和超高性能产品发展,满足CF的上述两大最大市场的需求;
•低成本CF包括大丝束PAN-CF的生产高效化和高性能化(相当于T700),以及选用廉价的PE、木质素及混合物的熔纺工艺;
超高性能碳纤维
•东丽的T1100G(强度6.6GPa、模量324GPa)和M70J;
•三菱丽阳的MR-70(强度7GPa、模量325GPa);
•ASI的超碳纤维(强度8.7GPa、模量350GPa)。
芳纶纤维
全球2014年全球对位芳纶8万吨30%用于汽车,蜂窝结构将需要更多芳纶纤维
高性能纤维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芳纶纤维
全球2014年全球对位芳纶8万吨30%用于汽车,蜂窝结构将需要更多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
全球2014年全球对位芳纶8万吨30%用于汽车,蜂窝结构将需要更多芳纶纤维
中国高性能纤维产业现状
•T3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已经基本解决,全国30多家碳纤维生产企业,但因应用市场问题,不能连续运行,稳定性无法保证;同时规模偏小,最大3000吨,竞争力有待提高;
•T700级,攻克干喷湿纺技术:神鹰1000吨鉴定,硅谷、恒神也建立干喷湿纺生产线
•T800级:中简、宁波、神鹰
•专业原丝生产企业---吉林化纤
•迫切需要解决应用市场:保证生产线连续运行
中国特色的优势产业市场是关键
•面对国外的成熟市场,应该重点培育具有战略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市场,与中国优势产业共同发展
–中国的汽车产业:10%电动车为250万,每辆用150公斤复合材料;37.5万吨复合材料,18万吨碳纤维
–中国的大型飞机:A350复合材料53%、B787复合材料50%;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研发C9X9,复合材料50%以上
—中国高铁轻量化:车厢轻量化、高铁供电系统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的优势
一体化设计有大空间:集成度高,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可满足复杂曲面设计,可以完全改变汽车总成生产线
轻量化,减少油耗和排放: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比铝减重40%
轻量化,提高安全性和动力性:吸收冲击能高,惯性小,刹车距离缩短
案例:BMWi3成功商业化—全碳纤维车身
碳纤维车身,重量151公斤,由34个零部件胶结
表面不需要喷涂,覆盖件为注塑件,汽车表面的时尚化
车身用碳纤维车身最大程度保护人的安全—碳纤维抗冲击
表面不需要喷涂,覆盖件为注塑件,汽车表面的时尚化
车身由35个零部件胶结,便于维修--整个模块
引发汽车主机厂与碳纤维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中国汽车轻量化推动动力与发展途径
表面不需要喷涂,覆盖件为注塑件,汽车表面的时尚化
车由35个零部件胶结,便于维修--整个模块由标准件替换
引发汽车主机厂与碳纤维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国家需求
•可望颠覆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弯道超车,实现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提高电动车续航里程,促进电动车产业化
•满足“百公里油耗环保法规”,提高环境保护
发展途径
•黑车身研发
•客户选配件—传动轴、轮毂、发动机支架、板簧结构件等、6个覆盖件、内饰件
•改装市场--传动轴、轮毂等结构件、6个覆盖件、内饰件
•建立设计-材料-制造-评价一体化研发能力(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整个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